PG电子13代新平台主机硬件清单机箱甚至能追剧!

 常见问题     |      2023-12-26 12:09:42    |      小编

  PG电子13代新平台主机硬件清单机箱甚至能追剧!每个人都会有愿望,工作方面的、家庭方面的,总是美好当先。当下容易立竿见影有效果的愿望,就是装配一台全新的电脑主机。

  电子产品“买新不买旧”的思路要坚决执行,性能一定会有明显提升。这次我要装配牙膏厂13代处理器平台的主机。

  大家都知道13900KS+Z790+4090显卡的“三大件”是高端局的存在,不过考虑到其不菲的价格,每个装机人还是要量力而行,结合自己的使用环境来攒机。

  于我而言,台式机的主要作用是游戏、办公、剪视频、修图等,硬件配置未必到顶,也不需要性能过剩,够用即可。当然了,工作多年,也不是当年穷学生的年代,装机以极致性价比为先(死穷死抠),这次也是可以在部分配件上选配一些自己喜欢的配件——就比如说这次的机箱,选择乔思伯D41松果系列白色标准(副屏版)机箱。

  首先说说我对机箱的要求,可不只是停留在“有一个就行”的阶段,我需要Ta兼具颜值、性能和趣味性,说直白一些,就是机箱要有里有面才行。

  D41在保留D40优秀设计的同时进行了部分升级,功能稍后我们详解,空间方面的极尽斟酌,让D41整体外观表现出让人视觉感受挺舒服。

  乔思伯在机箱接口方面一向舍得做文章,只是这次文章篇幅更大一些,为D41搭配的是一个更加全面的USB-C接口——主流USB3.2GEN2高速10Gbp接口;相对而言,其他接口功能比较大众化,被USB-C口掩盖光芒。

  机箱体积控制在35.4L,相较于市面大多数能支持ATX主板的机箱而言,D41身材相当小巧。机箱支持ATX/M-ATX/ITX,市面上大部分主板都可容纳。

  别看机箱与普通ATX机箱相比,尺寸略显小巧;该有的功能支持却也不落下风——就像顶置的冷排一样,最大支持360冷排,散热可以更认真一些。如果是喜欢风冷的DIYer们,则可以选择高度168mm内的风冷,顺便提一嘴,168mm可以涵盖市面上绝大多数风冷尺寸……

  一般我习惯于系统盘用固态硬盘,存储文件使用机械硬盘,所以装机机械硬盘必备。D41提供两块机械硬盘的盘位,是我的菜,后期升级很有必要。

  趣味来了!这次的机箱配置了一个模块化的LCD显示屏,16:10的屏幕比例,分辨率1280×800。创新的模块化带显示机箱玩法着实新颖,机箱同时标配了一块尺寸相当的挡板,显示屏既可装于机箱上,又可单独拿出来做副屏用。

  这块屏幕设计挺用心的,1.1mm厚的钢化玻璃非常顶,莫氏硬度高达6H,一般的生活用品刮不花。

  CPU是电脑最核心的配件,这次进行13代平台装配,近几代的英特尔CPU,“6”系列性价比合适,综合热度最高,我选择了英特尔13600K,10纳米进程,是四核心二十线核显。即使这次装机的B760芯片主板并不支持超频,也是可以未雨绸缪,为以后升级提前布局。

  主板我选择更具性价比的技嘉B760小雕WIFI,正好是个新品,堆料、做工、功能也蛮实在,支持全新的内存平台,带个让人爱不释手的WIFI,绝对是适用体质。

  当主板在手的时候,能够感受到明显的重量:遍布四周的全金属散热片相当厚重,采用复合式剖沟设计,硬朗金属风浓郁,同时表面散热面积大幅增加,属于一箭双雕的设计;2盎司铜电路板用料扎实,重量不遑多让。

  USB接口方面,最上方4个USB2.0/1.1接口,键鼠、灯光等不追求数据传输效率的接口,一字排开插入使用会更方便;下面1个USB-C(20Gbps)、1个USB3.2 Gen2(10Gbps)、3个USB3.2 Gen1 (5Gbps)接口分列,瞬间提速很多,共9个USB接口,想想也够用,满足绝大部分数据使用需求。

  其他接口也是配置整齐,HDMI、DP、2.5千兆高速网卡接口、SPDIF、3.5mm麦克风接口,可谓印有尽有;当然,另外一个值得单独分享的是无线GHz,实现网络更多便利。

  退一步讲,纯手动的快拆操作也能减少螺丝刀与主板硬碰硬的几率,保卫主板健康相当于买了一份重要的“保险”。

  存储方面,我这次全部选用金百达的产品,原因特别简单,大多数装机者不就图个性价比么!金百达固态硬盘和内存性价比确实不错。

  固态硬盘PCIe4.0已完全够用。金百达KP260 1T安排,顺序读取5000MB/s的速度也是远远满足我的使用需求。

  内存条我选择金百达银爵DDR5 6000,其带有散热装甲,在DDR5里面极具性价比,所以我一次性上了4条,4通道的快感,谁用谁知道。

  13代CPU的散热量可是不小,即使很多风冷都能满足使用环境,我最终还是选择了散热性能更佳的水冷,高颜值的九州风神冰魔方就这样入手。D41机箱支持360水冷,那自然要顶格安排。

  这次的装机方案并没有加入显卡,采用的是CPU集显,770集显倒是可以满足日常使用,所以电源并不必引入很大功率的那种,艾湃电竞STR750电源安排。

  开始装机,D41为了降低机箱整体高度,采用电源前置设计;用于固定电源的固定板布置多孔,电源双向都可以装,整体风道更灵活。固定板可上下调节,选择个方便的高度即可。

  英特尔12代CPU发布之后,网友频频曝出CPU被压弯的现象,所以有厂商就开发出CPU矫正支架,能给CPU提供保护。

  我选择360水冷的另一个原因也是和D41机箱顶盖设计有关,这块顶盖布局有高达92.5%散热开孔面积,极大发挥360水冷的能力。

  值得一提的是,机箱前面板、左右侧板、顶盖、底部防尘网、SSD安装架均为免工具拆装设计,现在的装机真的便利,想起来以前装机各种工具伴身,不禁感叹不已。

  机箱底置风扇位别闲着,放入两枚12cm风扇,加大风的交换速度;就算后期升级独立显卡,这一波风路预留也是未雨绸缪。

  下载硬件监测软件AIDA64 Extreme,再通过乔思伯官网下载匹配的配置文件,就可以调试后在副屏实现硬件实时监测,硬件温度、设备使用率、CPU/GPU频率等参数一目了然,科技感啊!!!

  当然PG电子平台,从机箱上取下副屏,当做一个监视屏也是蛮好。桌面上只需要一个小小的空间即可,随时瞄一眼也是蛮有意思。

  插上线材,副屏直接可当一个便携屏使用,随用随挪,挺有意思。追剧、作为监视屏出现还是挺实用,游戏的线D类角色扮演游戏。

  既然固态硬盘跑了分数,“搂草”后顺便“打兔子”,内存也跑个软件看看,CPU-Z读取设备信息,内存颗粒选择知名大厂海力士,值得信赖。

  主板bios设定高带宽低延迟选项后,再次以AIDA64进行内存跑分测试,读取速度为84752MB/s、写入速度为94040MB/s、复制速度为89647MB/s,延迟为67ns,各项数据均有所提升。

  列个表看起来对比更明显,高带宽、低延迟开启前后对比,功能开启后鲁大师跑分提升7.8%,AIDA64跑分读取速度小幅提升0.8%、写入速度提升高达21.2%、复制速度提升10.9%、延迟降低6.2%,整体表现提升明显。

  内存四通道下,内存的整体跑分相对于双通道略逊一些,金百达内存标称6000GHz的频率,我最终超到了6800GHz的高度,以AIDA64继续跑分,读取速度为94798MB/s、写入速度为83339MB/s、复制速度为89039MB/s,延迟为64.3ns,各项数据均有明显提升,也说明内存体质还不错。

  这次分享装机清单,重点分享机箱内容,关注其他硬件的看官请移步阅读小闲的其他硬件文章。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